除了合理选用刀具之外,能否合理选择切削参数更是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的好坏和加工效率的高低。尽管多数刀具厂家均能提供线速度vc(转速n)、每齿进给量 fz(进给f)这两项切削参数,但林东认为刀具厂家所提供的切削参数无疑是有局限性的,因其多数是通过切削试验获取的上限值,且切削试验时试件具有强刚性,“所以他们提供的切削参数特别适合工件具有强刚性时的粗加工阶段,对于工件具有弱刚性的精加工阶段,切削参数却无法准确确定。”显然,这对主要呈现弱刚性特点的航空产品而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刀具厂家所提供的切削参数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机床、刀具夹持方式、刀具夹持后悬长、工件特征等对切削参数的影响;核心问题就是没有将刀具、机床和工件作为整个系统来考虑对切削参数的影响。”林东指出,“一般情况下,我国高速加工机床的加工效率只有国外的1/10-1/4,有时甚至更低。对航空业而言,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无适合航空产品特点的高速刀具切削参数数据库。”于是,昌飞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进行了《基于切削过程仿真的数控加工工艺优化技术应用研究》的项目课题;旨在寻求一条快速获取高速对具切削参数的新途径,以取代传统的 “试切”方法,创建适用于航空产品加工的高速刀具切削参数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