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切削技术是为适应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绿色切削加工技术。1995年干切削的科学意义被正式确立,1997年的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年会上,德国aachen工业大学的f.klocke教授作了“干切削”的主题报告;1999年1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设计与制造学科”受资助者会议上,国际著名的刀具制造厂mapal公司的总裁b.p.erdel博士也作了有关美国干切削发展的主题报告,干切削技术已经在各国工业界和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包括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干切削的研究,干切削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了生产领域,这与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雄厚和环保法规特别严格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德国企业尤为普遍,在大批量生产中,已有10%-15%的加工采用干切削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世界许多知名的机床厂商在他们的产品目录中都有干切削机床加工中心。日本在干切削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他们已开发成功几种不使用切削液的干式加工中心。在其中的一种机床上,装有液氮冷却的干切削系统,从空气中提取高纯度氮气。在常温下以5-6个大气压的压力将液氮送往切削区,可顺利实现干切削。